近日,全省审计工作科学规范提升培训班在济南举办。济南市审计局以《科学赋能提质 规范护航致远 以实招硬招推动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为题作典型发言,围绕如何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介绍了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

积极建设审计项目对象库。深化重点工作研究,建立重点工作数据库,汇总上级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等资料700篇次,运用数据爬取、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提取高频词汇和关键事项,快速把握大局大势。加强审计对象画像,为每个审计对象建立专属档案,涵盖职能职责、财务数据、行业规范、重点工作、风险隐患,以及审计频次、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等,实现系统集成、一屏通览,有效提高日常研究效率。
探索打造智能审计新模式。夯实智能审计基础,建立三位一体数据采集机制,打通国资和财政出资企业数据采集障碍。拓展丰富应用场景,融合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探索打造包含“审计文书专员”“政策文件分析专员”在内的“AI审计师”智能矩阵,实现文书生成、合同文本信息结构化抽取等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建强数据分析团队,深入推进“五个一”重点任务,创办《智审快报》,推动智慧审计技术应用规范专业。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改革与制度创新》刊载,相关成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示推广。
系统谋划推进审计成果开发。统筹谋划成果开发,将成果开发计划纳入审计实施方案,加大理论文章、典型经验开发力度,今年以来,国办、省办、署管报刊等刊发信息报道46篇。集中审阅审计报告,召开专题会议研读审计报告,提升报告可读性和逻辑性。加强审计成果整合应用,强化对不同类型审计报告发现共性问题的综合研究,总结提炼专报信息,推动解决体制机制性问题。
持续完善审计整改推进体系。优化工作机制,设立审计整改监督处,形成专责处室牵头抓总、业务处室协作配合的整改推进体系,审计报告和整改报告一体向市委审计委报送,不断巩固深化整改成效。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构建“2+6”审计整改制度体系,实现整改工作全周期闭环管理,提升审计整改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拓展整改成效,深入开展审计整改“清零”专项行动,运用专项检查、联合督办、约谈问责、跟踪审计等手段,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审计查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推动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单位建章立制,着力将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创新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规范标准程序,坚持综合评估与分类评估结合,从立项实施、投入产出等五个维度对2024年度实施的项目进行评估并赋分排名,选取预算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等参审处室多、审计范围广的项目开展分类评估,深挖创新做法与突出问题。完善指标体系,更加突出“性价比”“成果开发”和“质量控制”,细化查出问题、审计信息等12项加分指标,项目限时、质量控制2项扣分指标,推动评估结果可量化、可比较。强化结果运用,从成效与不足、项目借鉴意义等方面,发掘不同项目的优秀做法和新颖思路,引导做大成果、打造特色,促进相互启发、共同提升。
来源: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