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之路漫长而艰辛,每一次项目审计都如同磨砺审计之剑的砥石,每一次实践则如同淬炼智慧之火的熔炉。根据建设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安排,我有幸参与了“泉韵乡居”项目审计监督工作。该项目是贯彻落实集团“出海、下乡、转型”发展思路的重要一环,承载着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于我而言,此次审计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之旅,也是一次自我成长与蜕变的探索之旅。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资源环境、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的审前调研全面掌握了项目基础条件,因该项目涉及数十个自然村的改造和建设,具有点多面广、单体造价小、子项繁多等特点,审计人员结合国家、地方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法规对项目进行了综合研判,最终确定以“成本管控”+“利润实现”的目标为审计切入点,全面展开审计工作。深入细致的审前调研工作让我体会到做好审前调研,是走稳、做好审计工作的第一步,它不仅是收集数据,更是审计思维与项目实际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审计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充分的审前准备,才能为后续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筛选问题和线索时,审计人员通过反复推敲、验证,力求得出最为准确的结论。比如在对比分析某片区绿化工程的成本投入与对应产值时,发现实际发生的土方换填成本显著高于预算,且工程量记录与现场勘验存在明显出入,审计人员反复比对图纸与签证记录后,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了多轮沟通求证,发现了存在项目部分区域因地质条件超出预期而增加了换填深度,但现场管理在签证流程规范性、工程量计量准确性上存在疏漏,导致成本核算失真,潜藏超支风险的问题。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自我反思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对项目全周期成本管控进行分析评估时,审计人员聚焦成本核算、控制及归集的关键环节,运用数据比对、重新计算、凭证审阅、第三方确认的多维方法进行了深入审查,不仅识别了个别成本核算失真的问题,更系统性地梳理出项目的成本控制难点(如供应商管理分散、价格可比性差)、现场签证管理的风险点(如时效延误、手续不规范)以及多级核算体系下的成本归集盲区。这些发现直指影响项目效率和效益的关键问题,为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成本竞争力提供了精准的诊断依据和关键的改进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与这次审计监督工作,我就像照了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个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差距。通过在做中学、战中练,我的思想意识也由以往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转变为努力为集团创造更多的价值。在未来的审计征程中,我将始终保持“择善而从、学无止境”的态度,不断磨砺自己的审计利剑,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出更加璀璨的真知。
作者: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 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