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明审计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5-02-06来源:济南市审计局浏览次数:字体:[ ]

1996年的3月,我踏进了审计门,成为了一名审计人。从审28年,经历了如何与被审计单位斗智斗勇,如何深挖线索发现问题,如何精准定位切中要害,如何通过简简单单一次次谈话查出问题,如何时刻保持清醒严守工作纪律。细细思来审计真得是一件挺刺激且有意义的工作。

审计不是“对立”

1996年,预算执行审计“同级审”刚开始的一年。3月,细雨濛濛。老科长带着我来到审计组,大大的会议室里充满着温馨而又紧张的气氛。老审计人们有条不紊的翻阅着每一份文件、每一项数据,在枯燥乏味的数据和资料中抽丝剥茧;不时的在和风细雨的每一次谈话中,倾听、捕捉关键信息,敏锐的洞察着对方的表情和神态;有时他们也会步履匆匆的行走在项目现场,判断其所述内容的真实性,查找可能隐藏着线索的关键点,让真相一点点的还原,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我也有样学样的从翻凭证、看账簿、查法规开始了审计生涯的第一个项目。

有一天,忽然发现我负责的这家单位每年有大笔印刷费支出,寻问单位财务人员,得知该单位负责编撰、印发《**年鉴》,印刷量较大。我让其提供来三年的印刷成品件。《**年鉴》很厚,印刷也很精致,文字间穿插着宣传彩页,细翻有企业的广告,是否收取费用?疑惑一闪而过,但账面并没有广告费收入啊?再问财务人员,说为了扶持本市企业发展,是免费宣传,不收费。我半信半疑,就试着拨打了宣传页上某企业办公电话,对方告知,每年会根据页面大小和版面位置等情况,支付金额不等的广告费。果然有鬼!粗算三年也得是一个十几万元的“小金库”,审计人生的“第一桶金”啊!那种心跳加速伴随着忐忑兴奋而且手心发汗的成就感,让我看起来比被审计对象还紧张,我犀利的质问资金的去向,财务人员只说负责记帐,其他一概不知。我正要发火,旁边的科长轻轻碰了一下我的胳膊,慢慢地接过话题,与财务人员细聊起来,最后承认了广告费不入账,用于购车落户个人名下的问题。事后,科长对我说“审计工作是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我们肩负着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使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是必须的,但同时也要保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态度。有时候能否确认问题,与人沟通也是很关键的审计技巧,要学会用平和的语气、严厉的语言,让对方认识错误,不是用威严让对方信服,要记住咱们与被审计单位不是对立的”。

此时,我感悟到了,审计在于动静之机,以柔克刚,我坚信多年后我将会成为他--合格的审计人。

审计不是“信访”

2015年,农村财务审计“全覆盖”的第一年。8月,烈日当头。我与两名刚进局的年轻同事一进村,就被一群坐在马扎上的“上访”群众“震慑”了,他们以为审计局是信访办,来了是解决“纠纷”的。当得知我们就是查账的,村民们摇着头说,原来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城里会计啊,糊弄几天就走了,成不了气候。

在村民疑惑中,我们开始了审计工作。白天,我们审查账簿、单据,与村两委成员座谈,听取村民的抱怨和诉求,寻找问题的疑点症结;晚上,我们还要学习农耕、农时和乡风村俗,判断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

天气炎热加上内心的焦急,进村第三天,我已经说不出话来,嗓子疼的水都不敢下咽。但当我发现账面上连续两年更换了两次变压器,而村主任解释说“村东的地里,还有水库南的沟里各有一处水井,用于村里抽水浇地,这两年天旱,用的多,功率太小,村民们意见很大,所以就陆续换了,旧机子不值钱,就与新的折价了”,我没有急于反驳。拉着同事与村主任、村会计,顶着烈日,钻进村东深深的玉米地。胳膊被玉米叶划出一道道红杠,汗水一浸生疼;蚊虫围着我们乱转,身上叮出大大小小的包;同事的高跟鞋也陷进泥土里,我们互相拉扯着没有退缩。村主任无奈地摇着头说,你们是何苦呢。当拨开杂草,搬来石块,打开变电箱,看到出厂日期为2011年且与所换功率不符的变压器时,村主任狡辩道:“不可能吧,这是镇供电所给换的,难不成他们搞错了?这个得问问,必须让他们重新换一台”“这是谁验收的,你们付款时怎么没再确认一下吗”“这个事一定要追查!我也有责任,我向组织检讨”。任由他自说自话,我们拍照取证后,又让他带着去水库南的机井点,他一路推三阻四,不愿前往,但也阻止不了我们前去核查的决心。

水库南的机井点在一条河沟里,目测深度大约三四米,此时已是下午六点了,考虑到我们两位女同志,审计组的小伙子主动提出与村会计两人下去查看。半小时后,他们回来说,下面是一台被涂刷过的旧变压器,根本没有更换的痕迹。村主任低下了头,当晚主动承认了“以旧换旧”“涂旧抵新”的问题,并与次日交回购机款6万余元。

农村财务是一块“无人问津”的“荒地”。近几年虽然实行了村账镇管,但基本是“代而不管”的模式,多年未曾有人审查的账簿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各种问题。

记得那一年,为了核实工程用料的真实性,我曾半夜还坐在电脑前,输入每一张发票的日期、采购量,最终查清以采购红砖名义支付接待费;为了核实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情况,我曾跟着工程人员气喘吁吁地越坎爬山,查出虚假工程套取资金;为了核实车辆维修费、资产出租出售的真伪,我也曾和同事一起逐家走访周边店铺,跟店主咨询套近乎,找到“阴阳票”“坐收坐支”证据。我们一直在甄别真假中查找事实,发现问题。审计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压力,但同时还会有很多诱惑,当查出问题来,打电话说情的,找上门发泄的随之也来了,我们顶住压力,不为利益所动,不向强势所屈。

“蛀虫”挖出来了,自来水流出来了,扶贫款到手了……

此时,我体会到了,审计在于真假之辨,去伪存真,多年后我真的成为了他--真正的审计人。

审计就是“卫士”

2020年,新冠疫情肆意疯狂的一年。2月,寒风刺骨。我们放下手中的纸笔,拿起了体温计、消毒液;离开熟悉的账簿、电脑,下沉社区、街道;舍下自己的老人孩子,走进千家万户。审计人从不穿白大褂的守护国家财产完整的经济“卫士”,变成了穿白大褂的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疫“卫士”。

我们下沉来到莱芜高新区鹏泉街道于家庄、黄崖头、大陡沟村。

“天寒人心暖”,我们组织捐献防疫物资,摸清贫困、孤寡、困难户生活情况,做到及时救助;元宵节为防止人员流动,我们捐款购买元宵、蜡烛等过节物品,逐一分发到户。“防疫不误产”,我们积极协调驻地企业,摸清居家、务工、租赁等底数,帮助化解出行难问题;农耕时节为做好复工复产工作,我们考察多家农资超市,并提议村委每袋肥料村里补贴10元,让农民安心播种。“巾帼挑重担”,与村妇委会商议,发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以小家带大家、守护小家为大家的责任,“娘子军”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要组织力量。“军民战疫情”,审计铁军不畏艰险,急难险重勇于向前。黄崖头、大陡沟村山路崎岖,下雪时车轮直打滑,我们就下来推车,实在不行就步行上山,也没有耽误一天的检测。村里的大嫂上山采来益母草让我们晚上回家泡脚,大爷让小孙子送来热腾腾的烤地瓜,每到一家都拿出红枣、花生等给我们,就像对待当年的解放军。

3月10日一大早,我如往常一样在村口疫情防控检查站前检查过往车辆,于家庄村书记领来了一位衣袖上带着“孝”章的村民,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钱,哽咽着说“前几天,我82岁的老母亲离世了,她老人家临走的时候叮嘱家人,这次有难是下沉组的同志,三天两头的来送吃的、打扫卫生、喷药消毒,不怕累、不嫌脏,她唯一遗愿是将自己积攒的养老金捐献给防疫工作人员”。这位女士是于家庄村的李秀兰,她带来了母亲杨同珍老人省吃俭用积攒下的4000元养老金。

为了完成老人临终遗愿,我先后联系了电台报社、市区街道有关部门,最终将老人的善款以她本人的名义全部捐给了市红十字会,将老人的爱心播撒给更多人,用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我也被市文明办评为济南市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

此时,我努力做到了,审计在舍得之间,矢志不渝,我将永远捍卫于他--坚强的审计人。

时光清浅,回想28年来,审计是辛苦的,数不清的账套资料和海量的数据核验时常让人眼花,为了一个问题,为了打磨报告中的一小段表述而逐字逐句地反复斟酌推敲到深夜。但当通过不懈地努力,把几百、上千万的财政资金上缴国库,把一条条违法违纪线索移送纪检部门,促进一项项规章制度出台、完善体制机制的时候,让人觉得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弹指一挥间,回看28年审计路,我们审计人以独特的精神风貌,践行着“以诚待人、以法育人、以信取人、以理服人”的审计理念,用忠诚、奉献、担当守护着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用清正、廉洁、自律坚守着执审为民的初心。这28年审计之路,凝聚着我的青春、奋斗、成长,此生有幸进入审计门,我无悔成为审计人。


获2024年全省审计系统“我与文明审计的故事”征文活动二等奖

市审计局 吕丽

编辑:张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