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有梦不觉天涯远,扬帆起航正当时。在济南审计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拼搏中,一个个故事正在悄然书写,一幅幅画卷正在生动展开......现开设“文苑杂谈”专栏,旨在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以文会友,宣扬新时代审计人的新风貌、新气象、新作为。
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时代初闻此言,便深感失之偏颇,多方寻觅发现原文出自明代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意是强调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却在流传中被画蛇添足至此,让许多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奉为珍馐。细细想来,我在追寻出处的过程就已然证明这句俗语的瑕疵,如果一直匆忙行路,听到的就只会是演绎后的“不如”,反而回头翻书才可回归本真、见其真义。在之后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加深着对读书与行路并重的理解,特别是在人生三个不断阶段、三个不同岗位三次通读了这本《梁家河》,收获的是递进的、深化的认识与感悟。
初读《梁家河》,感悟“路”背后的书中故事。拿起这本书,是因为在书出版前就有幸到过这个地方,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业务处室工作,还没有正式入党,跟随单位到延安参加理想信念教育,梁家河是期间一站。得知要去,第一感想就是人民领袖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真正踏上路程,从延安坐大巴到达山口,又从山口坐十多分钟的电瓶车到村里,仿佛现实版的桃花源记,曲径通幽般看到了整洁的农家小院、新修的石窑和柏油村道,在村中漫步,参观了总书记住过的窑洞、带领修建的沼气池等等,当时政治理论素养还不高,对展馆里的陈词一知半解,走马观花看完了全程,整体印象就是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初见《梁家河》是在单位的党建活动室,吸引我的是书名,一个曾去过的地方被写成了书,激起了难得的阅读兴趣。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纪实方式,一个个片段、一篇篇故事、一个个侧面,勾勒出一个饱满的、立体的人民领袖扎根农村、学习成长、艰苦奋斗的崇高形象,简单但却有力、质朴但却伟岸。看着插图里那熟悉又陌生的山村面貌,我才真正开始了解梁家河、走进梁家河,了解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总书记带领乡亲们搞建设抓生产的筚路蓝缕和艰难险阻,曾经在我眼前的窑洞、小院、村道仿佛活了过来,诉说着一个个传奇故事。这次阅读经历让我感受颇深,到梁家河我是先行的路、先赏的景,有记忆有印象却没有多少感悟,如同囫囵吞枣、食而不化,真正读到这本书,才明白“路”背后的故事,激荡起我对总书记的崇高敬意与由衷钦佩,由此可见,读书与行路同样重要。
再读《梁家河》,深感既需筚路蓝缕、更要韦编三绝。再次拿起这本书,我已从业务处室转到办公室文秘岗位,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开始对政治理论、语言文字有了探究和思索,与第一次不同,这次关注的不再是纪实故事带给我的新鲜与感触,而把重点放在了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中的一个关键细节,那就是书。刚到梁家河,总书记就带了沉甸甸的两箱书,吃饭的时候看书,锄地放羊的时候看书,常常在窑洞中借助微弱的灯光看书至深夜,看完了就和周围的伙伴互相交换,读书贯穿了七年岁月的点点滴滴。在《梁家河》之外,总书记在世界读书日等多个节点、多个场合都表达出对读书的热爱,把读书作为自己的最大爱好,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接受央视专访时指出的“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总书记对书、对知识的热爱,让我重新反思阅读的重要性,他在梁家河苦苦“行路”的同时,手不释卷、学贯中外古今,那些书、那些知识可能对当时手里牵的羊、脚下锄的地没有直接作用,但书香里的七年历程,真真为孕育出伟大的人民领袖、诞生出伟大的党的指导思想埋下了伏笔、积蓄了力量。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想,这里面的学问,既有艰苦奋斗的“行路”,更离不开孜孜以求的阅读。
三读《梁家河》,方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又一次拿起这本书,是因为省厅动员开展的读书活动,从办公室来到秘书处工作的我,又想附庸风雅一番,在翻阅本不丰厚的书藏时,又看到了这本《梁家河》,红色封面上总书记的一句批语深深触动了我,“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想,似乎可以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这本书了。周总理在年少时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愿,而我却在《梁家河》中看到了中华崛起的缩影与希冀。在当年那个一穷二白、闭塞荒凉的小山村,总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打淤地坝、挖深水井,建沼气池、办铁业社,树立起“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村民生活和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梁家河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或者一本书,他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彰显着团结统一、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如今,这段历史、这份精神的领导者、缔造者已经成为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戴的大国领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引推动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
通过三读《梁家河》,我对党的创新理论、对做好“两个结合”、对树牢宗旨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读书与行路,恰如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这样伟大思想、伟大理论、伟大精神的指引,中华必将崛起、民族必将复兴。
获全省审计系统“在读书中成长”主题阅读征文活动二等奖
作者:市审计局 王恒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