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召开的全市审计工作务虚会,明确提出“一二三四”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强化两个保障、打造三型审计、做强四大板块,为今后全市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后,各审计团队迅速行动,结合各自团队职责和特色,各出实招、各显本领,推出一系列贯彻落实措施,思路新、方法活、举措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围绕“一条主线”,做好“四个报告”的谋篇布局。在推进重大战略实施、做强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前对“四个报告”谋篇布局,按照“抓重点、堵漏点、扫盲点”原则,实现审计重点内容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围绕“两个保障”,做强团队彰显优势。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真正做到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以业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统筹整合人力资源,定期交流工作信息,及时会商审计情况,实现联合性的“兵团战”、协同性的“机动战”、临时性的“突击战”和常态化的“阵地战”。围绕“三型审计”,做实研究推创新促服务。按照审计对象分工,深入研究相关行业领域的政策法规、历史沿革、行业特点等,努力打造更多研究型审计精品案例。创新组织方式、创新质量控制、创新技术方法,努力多出优秀项目、多出高质量专报信息,不断提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四大板块”,做优主责助力全局。定期对国家和省市出台的重大政策进行梳理研判,扎实推进政策绩效和财政绩效审计,提高存量资金盘活使用效率,让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积极承担经责项目,密切配合审计调查,在各项审计中重点关注投资项目,助力做优做强“四大板块”。

高站位聚焦一个中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党建+审计”工作模式,实现党建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宏观研究型思维强的研究型团队。高起点启动一个计划。积极探索金融业务与经责业务深度融合,以金融领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为试点,启动服务型审计提升计划。选取部分经责项目,探索干部有关信息审前共享制度,改进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探索建立审计结果会商机制,重点关注问题突出的领导干部,联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会商研究处理意见。高标准打造一个精品。把研究型思维贯穿审计全过程各方面,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金融审计业务特点,谋划做实研究型审计方案,打造至少一个研究型审计精品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高质量培养一支队伍。通过开展业务大讲堂、项目计划展演、重点任务全员参与等方式,打破处室界限,充分合作交流。多给年轻同志出题目、压担子,在参加重大审计项目、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服务基层一线中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打造一支“能查、能说、能写”的高素质专业化经责和金融团队。

旗帜鲜明讲政治,做强审计队伍。深刻领悟“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根本定位,深刻认识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创新理论。坚持党建引领,实行“党建+项目”模式,将“三会一课”带到审计工作一线,在政治理论学习中结合审计业务工作展开探讨交流,着力打造一支讲政治、善审计、敢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团队。夯实研究基础,做优审计项目。深化被审计对象研究,明确审计重点,为精准把握审计切入点打牢基础。重视方针政策研究,确保实施方案有深度、有广度、有精度。紧盯审中问题研究,每周召开项目调度会,及时归纳提炼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加强审后成果研究,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发挥好审计促进政令畅通的作用。深耕主责领域,做实民生审计。以推动兜牢民生底线为目标,结合中央、省、市对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聚焦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领域,着力提高民生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惠民政策与民生项目落地见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岗位职责,苦练审计内功,积极落实“一报告三清单”模式,做好民生审计“大文章”,勇当全市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先行者。 作者:郭鸿蕾 张郁青 陈欣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