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审计工作务虚会后,他们打算这样干!(区县篇二)
发布日期:2022-08-31来源:济南市审计局浏览次数:字体:[ ]

 编者按:近期,十二届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审计工作。8月下旬,市审计局召开全市审计工作务虚会,深入学习贯彻十二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审计工作,提出“一二三四”审计工作总体思路,动员全市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积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贡献力量。全市审计机关迅速行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区县审计机关怎么做……


槐荫区审计局主动对标对表、查摆不足、落实整改,紧扣“一二三四”审计工作总体思路,推动槐荫审计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抓实抓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切实强化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变革抓好贯彻落实。聚焦主业,高质高效完成审计工作任务。锚定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对疫情防控资金使用、国有企业管理、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使用等重点内容的审计力度,注重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堵住风险漏洞。研究实施“审计整改前置”工作,强化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研究分析,建立“共性问题清单”,督促各部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勇于创新,打造槐荫特色审计品牌。以打造槐荫特色“党建品牌”+“审计品牌”为抓手,坚持守正创新、立破并举,加强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审计管理模式、优化项目推进流程,着力打造优秀审计项目精品工程,推动融合互促、共同提升。


天桥区审计局聚焦四个“立足”,切实将会议精神转换为工作实效。立足学深悟透,加强政治建设。第一时间召开局党组会议,安排部署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发挥局领导班子“领头雁”作用,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务虚会会议要求上来。立足研究型审计,加强项目统筹谋划。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切入点,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做到主动融入和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在对被审计单位行业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项目计划、实施方案,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立足审计整改,做好“下半篇文章”。根据十二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向区考核办建议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从制度层面压实整改责任。强化与巡察部门协作机制,通过问责利器督促整改到位。立足自身建设,夯实发展根基。给年轻审计干部搭台子、压担子,促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依托金审工程审计管理一体化平台,加快大数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审计工作跑出加速度。


历城区审计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展“1212”行动,抓好贯彻落实。掀起1次学习热潮,凝聚思想共识。组织集体学习和科室研讨,重点围绕五个问题,结合岗位职责开展自查自纠。四个审计团队召开座谈会,总结前期工作,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推动2个制度落实,发挥审委办“中枢”作用。起草《历城区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历城区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制度》,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征求7家成员单位意见,不断完善制度。开展1个提升行动,巩固党建工作成效。持续打造“当审计先锋 做经济卫士”品牌,开展“加快打造‘红色动能集聚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审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实施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开展“审计先锋守初心 励志格言正能量”、亮牌示岗等特色党建活动。编制2个清单手册,提高审计监督质效。编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以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点风险防范手册》《预算执行审计单位风险防范清单》,提醒被审计单位查缺补漏、规范管理,推进监督关口前移,持续推进审计建设性作用发挥。


莱芜区审计局强化答卷意识、品牌意识,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聚精会神抓业务,创出莱芜品牌。以贯彻落实《“十四五”莱芜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为主线,着力在研究型审计、大数据审计、审计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打造工作亮点,争创省市优秀审计项目。整合资源聚合力,趟出莱芜路子。学习贯彻党中央对“三类监督”贯通协同的部署要求,完善“巡审联动”“纪审联动”等工作机制,在日常联络、信息互通、定期会商、线索移交等方面先行先试。统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支力量,优化协审工作机制,凝聚“三审”合力,在凝聚监督合力上创出莱芜经验。从严从实抓队伍,突显莱芜特色。不断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丰富“经济卫士、审计先锋”党建品牌内涵,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融合抓、双提升”。通过“例会+业务培训”方式,常态长效抓好能力素质提升,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确保政治、业务双过硬。强化审计队伍廉政建设,持续做好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培育莱芜审计行业文化。

作者:张红艳 何静文 薛苗苗 李新民


编辑:张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