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立足经济监督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2-02-07来源:济南市审计局浏览次数:字体:[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特别强调“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今年1月6日,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侯凯同志指出,审计机关应“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主责主业”。

当前,强调审计要立足经济监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经济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首要职责和神圣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等进行审计监督。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审计工作事关全局,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监督主要包括政治监督和经济监督,其中,经济监督职能由财政、审计、税务、银保监、央行等部门履行,其他监督力量不仅履行监督职能还承担项目审批、行政许可等职能,只有审计专司监督。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在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党的重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尤为需要审计加强经济监督,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推动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领导审计工作的成功经验。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对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党创建之初及大革命时期,在工人运动中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开展经济收支的审查监督活动。土地革命时期,严格对预算和各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核把关。抗日战争时期,将财政收支预决算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解放战争时期,重点开展预决算审计。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审计监督职能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为后续加强经济监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3年审计署成立后,严肃查处财经领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和经济犯罪,加大揭示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机关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作出重要贡献,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相比党中央的要求还有差距,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立足经济监督,进一步提升经济监督效果,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效能,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将经济监督贯穿审计监督全过程。经济监督是审计监督区别其他监督力量的重要特征,立足经济监督也是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优势,凸显审计监督功效的重要举措。应牢固树立经济监督意识,并将之贯穿于制订审计计划、编制审计方案、实施审计监督、推动成果利用等环节。确保审计计划能够紧紧围绕党中央的中心工作,特别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工作部署;编制审计方案时,将反映重大政策贯彻执行情况,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作为审计重点;审计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配置审计资源,深入揭示重大风险隐患;在成果利用阶段,紧紧围绕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严肃性,保障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推动责任部门整改问题,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定。

加强对经济活动规律的研究分析。善于把握规律,是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善于把握规律是我们认识事物,做好工作的关键。对审计监督而言,需要加深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并据此开展审计监督。首先,要有自觉把握规律的意识,提高认识把握经济活动规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掌握经济活动规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提炼总结,更加精准理解把握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再次,将对经济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融入审计监督工作中,突出审计重点领域、事项和环节,集中资源,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监督。

统筹把握政治机关与经济监督的关系。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而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经济与政治是分不开的,经济问题背后都是政治问题,应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将两者混同,又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首先,要牢固树立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工作重点,自觉以此为指导,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路径研究谋划审计重点内容和事项。其次,要立足经济监督,深入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运营、重大经济风险隐患、重大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再次,要按照“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链条,总结提炼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和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审计报)



编辑:张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