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过参加省审计厅组织的审计业务骨干培训班,学习地市、区县审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经典做法,扩展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对关于如何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明确目标,精心谋划
审计组在审计进点之前,要组织参审人员做好审前培训工作,明确审计工作内容和审计目标,收集和学习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政策法规、财经制度和行业知识,掌握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行业规范和制度规定,以及被审计单位的核算程序和方法等。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审计组要坚持深入到被审计单位,紧紧围绕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进而明确项目的审计重点、步骤、方法和措施等。有了明确的审计目标,就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实施审计以实现审计目标。
二、科学实施,精准把控
在审计项目实施之前,多渠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审计事项,研读相关政策文件,做好初步“画像”;在制定审计方案时,结合前期了解的情况,尽量细化,有的放矢;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可以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对比、座谈了解、监督盘点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近年来的大数据审计分析方法也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新的审计思路。在发现问题以后,应注意审计成果的把控,将问题落实到“重点钱”“重点人”“重点事”上。
三、提炼总结,抓好整改
在审计现场实施阶段完成以后,审计组长和主审应全面梳理审计取证材料,掌握审计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为后期撰写审计报告、审计专报建立基础。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应把握“高度凝练、表述准确、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撰写审计专报时,应提高自身政治站位,站在服务领导决策的角度上,揭示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审计报告发出后,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对于移送处理的事项跟踪进度,做好对接工作,维护审计成果。(陈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