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法律法规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用好法律法规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在内部审计中,要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使用法律法规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建立法律法规电子文库。将日常学习收集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合自己工作的电子法规文库,以便在工作中随时查阅使用。电子法规文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法律:审计法、会计法、预算法、公司法等法律;第二层次为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等;第三层次为部门规章: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财政部制定的各项会计制度等;第四层次为依据以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包括规定、办法、通知等。
二是要坚持依法定性的原则。法律法规运用原则是低级别的服从高级别的、后法优于前法、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在引用法律法规上应遵循引用层次最高、法律效力最高的原则。审计查出的问题多种多样,如何定性是处理问题的关键。在审计中要坚持依法定性,既要真实客观,又有理可循,有法可依。
三是要坚持依法按程序进行审计。要把依法审计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从开始制定审计方案,到最终出具审计报告,时刻依据法律法规审计,确保审计工作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法律规范性和实施的连续性。
四是要履行宣传法律法规的职责。审计人员除了自己要学法用法,还要在审计工作中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帮助被审计单位牢固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让被审计单位在思想上认识到依法依规办事的重要性,也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法律法规,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为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刘杰)